新加坡身份持续升温、家办乱象和GIP门槛再提
作者:赵苗 时间:2023-04-07

新加坡常常作为高净值人士全球资产配置的中枢所在,2017年以来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数量剧增,同时新加坡投资移民的话题也被炒的热火朝天。家办项目等于移民项目吗,投资金额到底是两百五十万、两千万还是两个亿新币?

 

 

一、

准证、永居、公民

别再傻傻分不清楚

新加坡身份证件递进式地分为三种:准证 (Pass)、永居 (Permanent Resident)以及公民 (Citizenship)。一般先获得某种准证、满足一定定居实质后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再过两年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也有几种情况无需要先申请准证,直接拿永居,全球投资者计划(GIP)即是其一。

 

 

二、新加坡家办和工作准证的联动

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仅为单个家族服务)的主要功能是财富增值管理,另外一个使其大受追捧的原因是通过家办可以为家庭成员申请工作准证(EP)从而获得新加坡身份,经济成本远低于一步到位的GIP项目。

 

典型的单一家办架构包括在新加坡当地设立的两家主体,一家基金公司,另一家管理公司/单一家族办公室,由单一家办向基金公司提供基金管理服务。便利之处在于单一家办可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申请基金管理牌照豁免,同时基金公司可基于13O或13U基金免税计划享受税收优惠,对于某些指定投资的特定收入免征新加坡所得税,但免税范围不包括新加坡不动产产生的投资收益。

 

架构顶层通常包括一个海外信托,进一步实现税务规划、财富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新加坡单一家办架构示意:

 

 

13O和13U申请条件:

 

 

三、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

水涨船又高了

GIP是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推出的移民引资计划,意在吸引海外的成功企业家以新加坡为平台、进行本地投资、创造就业、开展业务。申请人获得批准后可以直接成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且申请人的配偶以及21周岁以下的未婚子女也可以作为申请人的附属申请人通过此项目成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GIP项目2005年推出并实施,几经更新,2023年3月15日,再度加码。经过本次修订,GIP下的三个投资方案都发生了变化:

 

 

投资方案A下,新的申请人必须在新加坡的新商业实体或现有商业运营中投资至少1,000万新币,相当于之前的250万新币要求翻了四倍。除了初始要求提高,续签要求也有加码。申请人所投资的公司必须雇用不少于三十名员工,当中须有不少于十名员工的增量,且员工总数里持新加坡国籍的员工得占至少半数,这样才有资格在最初的五年期满后获得再入境许可证(RE-Entry Permit)。

 

投资方案B下,申请人将被要求向GIP选定的基金投资2,500万新币。EDB将根据这些基金的过往记录、在新加坡的投资授权以及它们所关注的行业或市场的类型来确定这些基金的入围名单。此前,申请者只需投资250万新币。

 

投资方案C下,申请人需要在新加坡成立一家管理不少于新币两亿元资产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并将不少于新币五千万元投入下列4个投资类别(不限于一个类别):(一) 在新加坡批准的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或商业信托(Business Trusts)、(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查询系统中列出的合格债务证券、(三) 由新加坡持牌/注册经理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基金以及 (四) 对新加坡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

 

 

GIP申请条件: 

 

从数额上简单来讲,两千万新币规模资产的基金达到申请税收优惠的门槛,两亿新币规模资产的基金才算是正统投资移民的门槛。

 

 

结语

考虑到新加坡的税收制度、地理环境、文化氛围,中国企业家和高净值家庭如果考虑海外投资和身份的相关安排,新加坡确实是选择之一。但海外银行账户的持有、税务规划、投资架构、信托安排、身份选择绝非简单,既要考虑目的国的相关法规和要求,同时也要统筹考虑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信息交换、国际司法互助安排,需要既通晓中国实践、又兼备跨境经验的专业律师团队进行通盘规划量定最优方案。

微信公众号 ×

使用“扫一扫”即可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