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天公诚合伙人陈进进律师入选“2021 ALB China十五佳TMT律师”
时间:2021-04-20

2021年4月20日,汤森路透旗下的《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简称“ALB”)发布“2021 ALB China十五佳TMT律师”评选榜单。竞天公诚合伙人陈进进律师凭借精湛的法律技能和优秀的市场口碑从众多顶尖TMT律师中脱颖而出,荣登该榜单。

 

竞天公诚全体同仁诚挚祝贺陈进进律师获此荣誉,并对所有客户的支持和信任表示由衷感谢。竞天公诚也将一如既往以行业领先的专业化法律服务回馈客户和市场。

    获奖律师   

 

陈进进

合伙人

010-5809 1178

chen.jinjin@jingtian.com

 

陈进进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从业超过14年。

 

陈律师专业的服务及丰富的经验使他在TMT行业内受到广泛认可,他对于行业监管的熟识及行业态势的独到见解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陈律师深刻理解TMT行业客户的需求、组织结构及特点,同时他执业初期在争议解决领域数年的经历积累使他在风险分析方面嗅觉敏锐、沟通执行方面高效有序。陈律师亲自、深度参与其所负责的项目,由此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并令其对于行业法规和监管规则的理解更为充分。

 

陈律师为诸多知名投资人投资TMT行业提供法律服务,并为TMT和新经济领域客户提供专业且非常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包括私募融资、上市、合规、股权激励、数据安全、ABS、设立产业基金及投资并购等。近两年陈律师承办了小米集团香港IPO、泡泡玛特香港IPO、悦刻美国IPO、澜起科技科创板IPO等知名企业上市项目,并常年为多家独角兽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此外,陈律师也是“TMT全球法律概览” (2018, 2019)中国章节以及The Legal 500 & In-house Lawyer“股权激励指引”(2019)中国章节的作者,并获得钱伯斯、The Legal 500、LEGALBAND等法律评级机构在TMT领域的重点推荐。

 

榜单公布后,陈进进律师接受了ALB的专访。经授权,以下为全文转发。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进进律师:

用专业连接时代

 

ALB:中国TMT行业在最近两年来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势头和新业态?这给TMT律师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陈进进律师:

TMT行业势头和新业态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仅能从自身所在的投融资和资本市场角度谈一些观察和浅见。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都将数字产业、数字中国列为大力发展方向,云计算、物联网、5G、VR等领域可预期的将迎来高速成长期,TMT中的双“T”也面临时代机遇,以本人服务较多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而言,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迭代,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和资费降低,使其成为新基础设施,加之去年疫情的影响,用户线上化进程几近完成。TMT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趋势也给律师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TMT行业资本化在加剧。

 

越来越多生长于移动互联时代的企业经历了数年积淀、发展和洗牌,应运而起,体量模式日趋成熟,形成除BAT外多家、数级新的大厂和垂直龙头,并逐步从一级市场进入资本市场视野,不论从数量还是体量,最近几年都超过以往十数年的总和。

 

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方面,在总体持续上涨的二级市场行情下,虽然有一些不稳定政治经济因素,但仍整体繁荣、推陈出新,拥抱和分享着这批TMT企业的资本化盛宴,例如:A股实施注册制改革、打开分拆上市、深/沪港通、AB股和红筹架构通道;港股历史性推行同股不同权、二次上市制度、H股全流通逐步市场化;美股落地直接上市制度、SPAC在2020年达到历史峰值;欧洲和其他市场也跃跃欲试。主流资本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百花齐放、准入被基本拉平,优质企业选择的机会和方式骤增。

 

在企业端方面,多数公司即使资本化,也不是终点,只是过程。行业战场的枪声远未结束,尤其巨头对资本和流量有强大的虹吸能力,依托各自地势和溢价权开展对产业和第二曲线的持续布局、竞争和整合,厉兵秣马、挖墙积粮、跨界拼杀、无限战争。而IPO也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分拆上市、二次上市、两地/多地上市、回A发行等,源头活水多管齐下,高光的上市敲钟似乎变成了像以往再融资一般隔三岔五的手段。同时,资本化后又回流一级市场,形成了正向循环。

 

以上都为服务于TMT领域的投融资和资本市场律师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挑战和成就感,尤其为青年律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这些企业的操盘手、前线的指挥官,居然大都是你的同龄人。资本市场是竞天公诚的传统强项,得益于此,本人有幸参与了首家港股同股不同权企业小米集团的IPO,以及其他港股二次上市、科创板首批、红筹回A等里程碑式的项目,组团为TMT客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荣幸能获得本次评奖,其实更多地得益于平台和团队的价值。

 

另一方面,传统的TMT行业边界变得模糊。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相同时区、语言、法律和海量本土用户的市场,这也是中国TMT发展迅猛并领冠全球的优势之一。但用户并非一成不变,用户代际的更替、用户习惯的变迁、用户市场的下沉等,导致新的商业模式层出、新的领域被挖掘。巨头和资本对传统生意越来越广泛的参与,也打破并重塑着传统的行业壁垒、商业逻辑,倒逼某些行业老兵与互联网新贵战略结盟甚至组成新的创业团队,陈年赛道焕发出青春异彩。同时,技术的跨界也必然伴随商业跨界,比如互联网和医疗、教育、出行、消费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以上这些都扩展了TMT行业的外延,也让TMT律师的服务边界持续扩大,全新的合规场景和法律竞合增多。和十几年前相比,中国的立法固然仍有其节奏、考量,但监管步伐明显在加快,并且也从来不是纸老虎,《网安法》、《移动游戏出版规定》、《直播规范》、《互金指导意见》、新《反垄断法》等,每个都对相关行业格局影响深远,这使得律师传统的合规建议、风险提示变得更为审慎和复杂。律师间跨行业、多法域的合作和持续学习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服务好TMT行业,尤其头部企业和投资人,需要兼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精专服务的能力。因此,除打牢基础、勤快积极之外,需要开放心态、健康体魄和团队配合。最近我经办的很多医疗科技、出海电商、在线教育等领域的项目,就充分折射出前述行业趋势对法律服务的挑战,也体现了竞天公诚在医疗、海关、教育、劳动、知产、数据安全等领域领先的专业素养和紧密的团队作战能力。

 

再次,TMT流量红利进入后时代催生新旧商业模式更替。

 

流量是很多商业的入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流量红利曾让以传统电商为代表的不少行业迅速起势,但全国互联网用户增量逐步见顶,使用时长被巨头们在教育、社交、资讯、娱乐等板块间饱和切割,TMT流量红利进入后时代。流量成本高企,必然伴随着行业洗牌和新旧商业的更替。以近两年比较热的消费领域为例,渠道、需求和产能是三大支柱:渠道包括传播和销售,无不依赖流量,TMT赋予了消费产业链以数字化底座、也加大了线上入口的权重,线上流量红利消失,而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分级化,民族和文化更为自信,老品类、老品牌出现重做、重塑的空间和必要,加上政策拉动内需,中国供应链和产品设计、工艺水平日臻成熟、反哺内需,这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存量替代和增量新需求。品牌的年轻化、品类的差异化、品质的高端化、国货的潮流化、价格体系的扁平化等都是脱离传统流量红利逻辑的不同维度展现,中国真正迎来产品主义的时代。而线上、线下传统的流量运营模式面临成本和瓶颈的尴尬,即使流量抢夺也必须更关注消费本质和产品底层,于是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和爆品崛起,迅速成长、融资甚至上市,旧有模式和市场被蚕食、加速转移,资本则在逐利和避险的平衡中助推,这是近两年我们看到的新消费的核心趋势。

 

类似消费领域,其他很多行业也在后流量时代的新旧交接中孕育着机遇和挑战。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ALB:作为一名行业中杰出的TMT律师,您是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的?

陈律师:

作为法律工作者,我同样奉行长期主义,既要服务好现有客户、积累良好口碑、坚固一城一池,也要努力学习行业和商业思维。法律服务是社会价值链条的一个环节,亦有其商业属性,比如需要提高管理效率,我就自掏腰包量身开发了一套“资本律师云管理系统”,想要提高服务附加值,便加强与链条上的其他伙伴资源信息互通,合理配置服务,积极寻求和靠拢潜力客户,甚至伴随成长,培养革命感情,持续修炼被信任的能力。投身未来趋势,尤其在TMT领域,也不失为对未来价值的一种风险投资。

 

最后,TMT律师也好,其他律师也罢,我看到身边优秀的同行,能在某个法律领域获得认可及优势,其投入的精力和行业成就,大抵还是成正比的。看着小众未必没发展,看着激烈未必没机会,越洞悉世情,越明白一切事在人为,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有所取舍、厚积薄发。祝各位都在各自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用专业与时代连接。

 

《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简称“ALB”)是汤森路透旗下的尖端法律杂志,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法律媒体之一。本次评选基于律师申报及市场调查,参考律师执业生涯突出表现、过去12个月的重大成就、主要客户、所获奖项、口碑等相关信息,评选出中国TMT领域的优秀律师。本所合伙人胡铮铮律师及叶玉盛律师曾分别入选2019年、2020年“ALB China十五佳TMT律师”榜单。

微信公众号 ×

使用“扫一扫”即可添加关注